云网络融合的应对方式
云网络融合的应对方式是就近处理和分发大部分信息。具体实现方式如下:一是计算能力资源下沉;二是云边协调,让数据在最合适的地方处理;三是卸载流量,将部分流量卸载到边缘处理;第四,智能调度。基于以上四个特点,可以总结定义:云网络融合是一种分布式云技术,其内涵包括:网络随云移动,让用户轻松连接场景和云;网络云化主要是SDN和NFV,出现在很多年前,现在很多网络设备都是云部署;云网络化,CDN和边缘云是云的网络化,计算能力沿着网络分布,呈现更多的网络特征;接入云化,按照云的方式将整个城域网构建成云化的新型城域网,一云承载,通信网元业务。ToC业务和ToB业务都放在统一的分布式云承载中,这是云网络融合的终极形式。天翼云的资源布局是2+4+31+X,其中2代表内蒙古和贵州两个云计算数据中心,每个节点可以提供数百万台以上的服务器资源;4代表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、川陕渝四大经济圈提供近距离大型IDC资源和云资源;31代表每个省都有省级天翼云;X代表无限可能,包括属地云、边缘云、CDN节点、边缘站。节点的分布与网络分布相对应。从全国骨干网到省骨干网再到城域网,X节点到城域网,城域网和X节点是云网融合的重点。天翼云的布局与数据特征密切相关。数据热度越高,越向边缘下沉,生命周期越短。边缘资源非常宝贵。现在很多城市都在限制城市IDC的建设,边缘云的部署成本会越来越高。

转载于天翼云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,谢谢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相关文章
暂无评论...